冬季快来了,受到低温影响,润滑油会变得更加粘稠,流动性会减弱,致使车辆不易启动且磨损加大。所以,小菲在这里建议各位车主在冬季选择润滑油时,最好选择基础油粘度小、倾点低的润滑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爱车,延长爱车的使用寿命。冬季选择润滑油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选择~机油的性能分类标准粘度是描述流体愿不愿意流动的性质。粘度高的流体(比如蜂蜜)很粘稠不太容易流动。粘度低的液体(比如水)很稀喜欢流的到处都是。而对于绝大多数液体来说,它们的粘度是会随着自身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对机油来说:温度越高,粘度越低,更容易流动;温度越低,粘度就越高,更不容易流动。机油在发动机内会经历从启动,暖车,一直到正常工作的温度变化,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机油的粘度变化很大。1.1 API质量指标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润滑油的性能评定还是采用API(美国石油协会)的标准。它根据润滑油的工作性能,采用简单的字母代码来描述,分为S系列(汽油发动机润滑油)和C系列(柴油发动机润滑油)。从“SJ”到最新的“SP”,后面的字母表示机油的品质等级,每递增一个字母,润滑油性能级别就越高,对发动机起到的保护作用就越好。目前普罗菲油已全面升级到SP级别标准,为车主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更持久的保护。1.2 SAE粘度标准SAE =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对于机油粘度等级的指标规定。SAE粘度等级分为两个部分:aW-b,a和b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了机油的低温性能和高温性能,W = winter。这两部分各自都有各自的测试方法和不同的数字标注方法。前一部分(低温性能)是基于低温时的流动性和泵送能力来评级的。低温测试出的结果会从低到高分为0W,5W,10W,15W,20W和25W几个等级。后半部分(高温性能)是基于100度时的机油粘度和机油的高温反应和高温高剪切力。高温测试出的结果会根据粘度从低到高分为8,12,16,20,30,40,50和60几个等级。以5W-30为例,冬季时,粘度相当于5W号冬季机油;夏季时,粘度相当于30号夏季机油。1.3 ACEA标准ACEA = 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欧洲汽车制造协会。在欧洲没ACEA认证的机油,不可能上架,它相比API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在发动机测试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ACEA标准的每个等级由字母和数字组成。最常见的ACEA标准有A1/B1=高经济性能,A3/B3=高技术性能,C3=高技术性能、长排放系统寿命。冬季是否要使用低粘度的机油?很多车主都认为,既然进入冬季后,就应该用更低粘度的机油,其实这是很多人都容易误解的地方。首先我们所说的冬天使用低粘度机油的主要参考指标是低温黏度,也就是机油瓶身上W前面的数字,而不是W后面的数字。因为冬季气温低,机油流动性变差,想要在冷启动时减少发动机的助力以及让机油可以更快的到达润滑部位上,我们需要的是低温粘度低的机油。而不是让整体粘度都降低。因为W后面的数字代表了机油的运动粘度,也就是说发动机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机油的粘度等级,由于发动机有完善的散热系统,所以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其内部温度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所以机油运动粘度,也就是W后面的数字基本上是不需要随着季节变化的。所以说,进入冬季后如果想要让爱车更容易启动,同时提升冷启动时的润滑性能,那么你只需要把W前面的数字减小就可以了。比如你在夏季使用的是10W-40的机油,那么在进入冬季后选择5W-40的机油才是最合适的,如果天气再严寒一点就选择0W-40级别的机油。这是因为,低温粘度从10W降低到了5W后,机油的低温粘度降级了,冷启动助力更小,冷启动时机油能够更快到达发动机各机件表面。这就是我们在冬季润滑问题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后面的40不需要改变,这是因为冬天气温虽然低,但发动机内部的温度和夏季几乎没有区别,所以不需要更换。其次,我们要认识一个问题:很多地区冬季气温并没有足够的低,很多机油的低温粘度其实完完全全可以覆盖到这个温度范围,不换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上图可见,我们常用的5W级别机油最低可以在-30℃的条件下使用,如果大家当地冬季气温不低于-30℃,那么5W粘度的机油就完全可以满足需求。所以对于南方地区和大部分北方地区的朋友来说,进入冬季后也没有必要刻意更换更低粘度的机油。注意甄别劣质机油除了要注意机油标号外,还要注意甄别避免购买到劣质假机油。拿小菲自家的机油距离,我们只有在官方渠道才能购买。不仅将品质提升到最高的SP级别全合成机油,还未大家带来了更好的热稳定性、更优良的抗磨性能,为爱车保驾护航。小菲每年都会把我们的机油,送到大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标准也按照美国材料协会ASTM的D445-17a和D2270-10等等标准进行测试。结果表面,我们普罗菲的SP 0W-20级别机油,在100℃运动粘度、低温运动粘度、高温剪切粘度等指标上,都符合美国材料协会以及API的标准。机油的选用首先需要选择机油的粘度,根据厂家提供的用户手册查找自己车辆应该使用的机油粘度是最正确的做法。虽然理论上来说更稀的机油更省油,但是绝对不能随便混用或者更改粘度,这样会导致车辆在中低速表现能力变差,且油耗升高。其次是选择机油的品牌,通常生产线原装机油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原装机油都是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模拟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整车道路试验的检验,性价比较高。当然也可以选用一些目前主流的国际大牌,比如拥有德国核心技术支持的普罗菲。